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29篇
  免费   4276篇
  国内免费   2595篇
耳鼻咽喉   398篇
儿科学   845篇
妇产科学   428篇
基础医学   3684篇
口腔科学   853篇
临床医学   11397篇
内科学   6397篇
皮肤病学   717篇
神经病学   1774篇
特种医学   29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5985篇
综合类   25075篇
预防医学   9978篇
眼科学   775篇
药学   9892篇
  57篇
中国医学   9814篇
肿瘤学   2339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190篇
  2022年   1250篇
  2021年   1210篇
  2020年   1546篇
  2019年   1763篇
  2018年   1647篇
  2017年   1129篇
  2016年   1492篇
  2015年   1594篇
  2014年   4494篇
  2013年   3250篇
  2012年   3787篇
  2011年   4061篇
  2010年   4013篇
  2009年   3997篇
  2008年   3770篇
  2007年   3925篇
  2006年   3787篇
  2005年   3808篇
  2004年   3591篇
  2003年   3167篇
  2002年   2616篇
  2001年   2593篇
  2000年   2938篇
  1999年   2905篇
  1998年   2701篇
  1997年   2777篇
  1996年   2658篇
  1995年   2461篇
  1994年   2159篇
  1993年   1605篇
  1992年   1512篇
  1991年   1407篇
  1990年   1255篇
  1989年   1078篇
  1988年   541篇
  1987年   524篇
  1986年   479篇
  1985年   437篇
  1984年   341篇
  1983年   373篇
  1982年   356篇
  1981年   240篇
  1980年   177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微视频和微信健康教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实施围手术期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实行微信健康教育,观察组实行微视频健康教育,于术后1周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健康宣教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等维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0.01),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等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0.05),健康教育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而2组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视频健康教育与微信健康教育相比能更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并有效缩短健康宣教时间,提高宣教效率,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尿路造口患者术后12个月生命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203例患者随访12个月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非造口相关不适,因造口并发症急诊或入院治疗,以及定期参加造口人活动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路造口患者生命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尿路造口患者的管理中应关注女性、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关注危急造口相关并发症和非造口相关不适,以及提高感知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4.
热敏灸作为一种新型的灸疗方法,《医宗金鉴》中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故热敏灸讲究“敏消量足”,举一临床顽固性呃逆病案加以细说。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中药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分子机制并分析预测其靶标和药物作用通路。方法检索并下载GEO中与采用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获取的基因表达数据集,分析六味地黄丸干预前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基因变化,并将这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绝经女性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取交集,获得两对比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对获得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三方面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生物通用交互数据集库(BioGRID)分析获得与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互作的蛋白质,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实现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的可视化。应用中医药数据库(BATMAN-TCM)对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靶标基因进行预测。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后,得到1 3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22个,下调表达基因1 027个。5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相关,六味地黄丸干预后43个基因下调,15个基因上调。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靶标为ESR1, FGFR2, MED1, PGR, PRKCB, PTGS1, PTGS2, TRIM24, VDR, WNT4。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ATF2, FBXW7以及RDX基因在干预后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结论 ATF2, FBXW7和RDX基因为参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分子调控机制的关键基因。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靶标基因中,ESR1, FGFR2, MED1, WNT4为六味地黄丸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相关内分泌疾病的潜在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66.
陈雅洁  吴节 《新中医》2020,52(5):124-126
结合中医理论及外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肝气郁结、疏泄失调"为病机,治则立"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大法,探讨治疗该病选用肝俞施用龙虎交战针法的理论依据。为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古典针法创新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艾灸对比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10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共涉及684例患者,与西药组比较,艾灸对于提高RA的总体有效率及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相关炎性标志物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96,95%CI (1.87,4.70)]、[WMD=-5.99,95%CI (-8.06,-3.93)]、[WMD= -1.86,95%CI (-2.96,-0.76)]、[WMD= -5.73,95%CI (-8.4[]*8,-2.98)]。结论:基于本次meta分析,与西药比较,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更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相关炎性标志物水平。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